中美首季經濟增長創紀錄,港股仍然低迷 文:藺常念

4月份中國及美國經濟進入復甦期,中國首季經濟增長18.3%,是有紀錄以來最高。美國首季經濟亦增長6.3%,是近10年來最好。主因是控制疫情有功,而且美國已經有1億人接種疫苗,佔成年人口3成之多。美國每天感染人數亦由高峰期20萬人,減至2萬人。中國市民恢復正常生活,消費開支急升,帶動經濟增長,另一方面環球對消費品的需求亦急升,中國出口製造業訂單急升,出口大幅增長,帶動工業生產上升,及工業生產物價上升。美國有同樣經濟復甦,不過增長不及中國,但是美股卻創新高,在4月底,3大指數都分別創下紀錄新高。尤其是龍頭科企,五大龍頭股,面書、蘋果、亞馬遜、微軟及谷歌,都創下歷史新高。微軟在軟件發展及雲端服務增長強勁,取代Netflix的龍頭地位。FAANG,改為FAAMG。Netflix 最高增長期已過,保不住龍頭地位,鞏手讓給微軟。

美國龍頭科企呼風喚雨,創下新高。香港上市中國的龍頭科技,百度、阿里巴巴、騰訊及美團卻在低位徘徊,風光不再。連帶二線科網股,軟件服務商,SAAS都大幅下挫,個別跌3成至5成不等。中國龍頭科企弱勢,主因是國家調查各科企旗下的金融服務公司。上星期金融監管當局約見13間科企,主要是要科企旗下的金融服務公司,進行如螞蟻集團的改革,來符合國家要求。過去20年科企旗下的金融服務公司,都在無監管、沒有約束下強勁增長,互聯網金融公司由支付服務開始,建立了相當規模後,便進軍有利潤的借貸業務。互聯網金融公司描準傳統銀行沒有提供服務的板塊,提供沒有銀行競爭的業務。傳統國企商業銀行主要任務是服務國企的金融需要,而忽略了民企、中小微企及消費信貸的服務。互聯網金融公司搶去傳統商業銀行的借貸業務及消費者信貨業務。同時互聯網金融公司又運用人工智能,進行介紹借貸,互聯網金融公司只收取介紹及服務費,而不用承擔信貸風險,把貸款轉介傳統銀行,即是把信貸風險轉給銀行界,另一方面又把手上的貸款組合打包,在金融市場轉售給投資者。利用打包轉售的方法,互聯網金融公司變相無限的槓桿。金融監管局發現螞蟻上市前的槓桿比率超過10倍,金融風險完全轉介金融市場,而自己卻承受有限風險。

四大金融監管局審查螞蟻集團帳目後,命令其進行改革,成立金融控股公司,承受商業銀行類似的監管條款。所有信貸都需自己付出3成資金,即是槓桿比率由10倍降至3倍。槓桿比率大減,即是盈利能力也大減7成。改革後的螞蟻集團,規模只是原來的1/3。變相成為一間受到銀監局監管的商業銀行,現在商業銀行的市盈率是4至6倍。螞蟻集團將來上市,絕對不會有上市前估計的3萬億市值,很大可能1千億也達不到,對高飛的互聯網龍頭企業,一點都不吸引。

中央對互聯網金融的監管及對龍頭企業的反壟斷調查,對科網股的影響是立竿見影。阿里巴巴被監管當局罰182億元人民幣,市傳傳騰訊也面對反壟斷的罰款,金額可能達到100億元。美團也受到反壟斷調查,其2選1的政策,違反《反壟斷法》,很可能要面對大額罰款,但投資銀行仍對美團表示支持,仍然看好其社區團購的前景。

龍頭科技股弱勢,嚴重影響到港股的吸引力。美國龍頭科技股屢創新高,但香港上市的龍頭科技股從高位回落3成,拖累到港股低迷。預計這低迷現象延長到5月,5月將是窮月,投資者宜沽貨保本。

文:藺常念

智易東方證券行政總裁
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

最新文章